入秋的第一场雨似乎来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在台风“苏迪罗”刮过之后,上饶县受了些影响,出现了小范围的停电。电视、电脑等电器集体熄火了,手机微信也没法上了,翻箱倒柜地折腾了半小时,在冰箱角上找到了半根蜡烛。说不清是闷热,还是没适应停电的感觉,年幼的孩子一开始是兴奋,接着是烦躁,最后是失眠了。儿子不知从哪找来一把扇子,躺下后对我说“老妈,你负责帮我摇扇子,不然我睡不着。”“好吧,我就负责摇扇子,你就乖乖睡吧”。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儿子小猪似的呼噜声已有节奏的响起,我才感觉自己手好酸好麻了,看来这老式的手工扇子的确是要淘汰了。
也许是习惯了晚睡的原因,我失眠了,手上的这把扇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把手工扇子,与我小时候在农村用过的扇子很相似,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小山村里……
那一年的夏天格外的炎热,树叶都是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知了也没以前叫得大声了,有气无力地呻吟着,吃过午饭后母亲拿着一些旧编织袋、竹片,在家门口的竹林纳凉处做起了扇子。这是母亲最拿手的绝活了,每年夏天都做很多,除自家用之外,还送给亲戚和周边的邻居,在农村经常停电,扇子自然很受大家欢迎。她麻利地将图案好些的编织袋剪成一个个大圆形,再用竹片包好边,配上一个竹柄就搞定了,我就拿着这个扇子,开始在母亲和隔壁大妈们的面前卖弄起“学问”来了:“扇子扇凉风,徐徐在手中,要想借此扇,请叫主人公”!每次母亲听我说词的时候就是哈哈大笑,满是得意的样子。因为母亲没有上过学,看自家女儿在众人面前能说会道样子,她总觉得脸上有光似的。我一般在折腾一番过后,就会搬来家里的小竹床睡午觉了。也许是怕夏天蚊虫叮咬我的原因,她会拿一个凳子坐在我边上,开始摇扇子。摇扇子的感觉很熟悉,好像从小就一直就是这样的,母亲唱着她自创的小曲,扇子的微风伴着我进入梦乡。
记忆里只有母亲摇扇子是免费的,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家里停电了,都是母亲拿着扇子哄我们入睡,而兄弟姐妹之间如果摇扇子,是要用明信片或小人书付费的。常说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长大了更能体会这一点,再也没有人会在你入睡时摇扇子了,取而代之是风扇,空调了,现在已找不到那徐徐微风的感觉了,想着这一切,眼泪不经意地流了下来,母亲因病去世有一些年头了,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仿佛就如昨天发生一般,而母亲的笑容和声音都只能在梦里去追忆了。此时最能深刻领悟龙应台《目送》里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窗外秋雨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电还是没有来,我依偎在儿子身边,看着他冒着微汗的额头,又再次拿起小扇子,学着我母亲的样子,摇起了扇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