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文体活动
文化内刊
幸福家园

致逝去的少年青春

  春节回家与相识十几年的发小相聚了一场,三、五个玩的好的同学见了面后一顿叽哩呱啦:有的正烦儿女的初中、小学问题;有的正恼刚落地的娃儿没人带;还有婆婆与妈妈之间的纠葛。家长里短,一个个在肚大腰圆或是富贵高升起来后,顺意的不顺意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但凡工作与生活之间种种,正是所谓的酸甜自知、冷暖自尝。看着曾经稚嫩的笑脸,曾经无瑕的美好,曾经不懂世事的纯洁,不知不觉间都粘染了些俗世的尘埃,曾经无知的少男少女与无忧无虑的青春渐行渐远,觉得必然,更也有些失落,于是有了下面这段文字,仅以此纪念我们逝去的少年青春!

  上初中时,正是《十六岁的花季》的热播季,豆蔻梢头的主角们,心思如同个头一样,慢慢抽芽、拔节,密密麻麻演绎着除了快乐与少年不识愁滋味,还有那些瞎起哄的狗血剧情……上高中时,真正到了十六岁的花季,却困苦于一堆的文山书海,除了考试、补课,就是几个初中同学小聚,居然鲜少有什么能激动人心的东西,于是对年少的记忆,充斥的多是初中时的片段。

  依然记得毕业舞会上,灯光闪烁,那些穿着自己用报纸等各式生活用品裁剪的时装走秀的亮丽女孩们与帅气的班委在晚会上深情演唱刘德华《忘情水》的样子;还有大家趁着晚自习停电老师没来时一起摸堆偷偷爬上雕堡山时,突然被同学一声惊叫心里那种扑腾扑腾的感觉……似乎,学习成绩的好坏对那个年纪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执着与吸引力,更多的是一种源自青春的热血与澎湃,更多的是一种年少无知的欢乐与喧闹。

  那个很多女孩儿都喜欢过的,在毕业留言册上写着“成为大众情人”的远大理想,且自命不凡的甩头与女孩儿拉东扯西的初中男同学,如今也自己开起了公司,当起了老板,工作之余更多地时间花在了将他拉扯长大的寡母身上,至孝的温情让人感觉一种温暖,一种成熟。

  那个总爱在下课时围着班上的“小芳”乱转悠、哼着走调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拉拢着班里哥们没事就将他和“小芳”在课桌内挤在一堆的男孩,如今也在深圳混得风声水起,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终于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那个总爱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和我一起飞踩着单车一比高下的小雪,骑到沙堆里笑作一团的小丽,如今都已经为人师表,还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帅气、健壮的爱人,聪明伶俐的儿子,和气可亲的婆婆,过得人人羡慕的平凡生活。

  那个在运动会上健步如飞的艳红去了哪儿?她曾经是那么的张扬与风采,在初中校园的操场中,总能在环形跑道里看见她的身影。

  那个谦谦君子般,总爱和我们三五女孩一起在沿河路灯桥上晃荡,尔后又温文尔雅、贴心地将我们一个个送回家的男生,现在怎么样了呢?他是否知道他那些曾经温柔的举动梦幻了几个少女的心?

  还有那个因为我跟某个男生称兄道弟就把我当做假想敌的女孩儿;那个总爱静静坐在角落,听见大家起哄乱谈时捂嘴微笑的女孩儿;那个为引起女孩注意常常在课间时分用粉笔头弹射的男孩儿;那个阳光午后喜欢与我坐在操场边畅谈理想的阳光男孩……她或他或许都已经为人父母了吧!不知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是否会和我一样想起曾经的岁月,释然一笑,将青春少年的故事与滋味埋藏在心中,让曾经的故事都随着宁静的一杯茶香轻轻在心头环绕呢!

  谨以此文送给曾经共度青春少年的同学们,纪念我们逝去的少年青春。

                                                                                                                                                         (佳家置业  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