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处理员工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接到员工关于工作量均衡或待遇等方面的报怨或不公平的倾诉,但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又往往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尤其是每个人受学历、经验、资历等各方面的影响,本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就各不相同,因此也就难免使得很多事情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在此,特别想分享一些关于“阳光心态”方面的知识,帮助处于困惑或是挣扎中的同仁抒解压力,调节心态,笑对人生。
个人推荐处于迷茫和困惑中的朋友们抽空拜读一下清华大学教授吴维库博士写的《阳光心态》这本书,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和感受到一种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态,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我们需要学习,以及生活中正确面对迷茫与困境应有的人生态度。
《阳光心态》一书中提出了八个塑造阳光心态的工具,一是改变态度;二是学会享受过程;三是活在当下;四是不要把自己幸福的来源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上面,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五是学会感恩,感恩获得好心情;六是如果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还有人比你更倒霉;七是天堂、地狱由心造;八是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弯曲。我觉得只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通善用这几种工具,学会自我调整,我们的每一天一定会过得更开心。
诚如《大长今》开始的那句话:“天有多高路有多长,心就有多大”。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眼界有多宽,事业就有多长。须知立场不同对事业的态度不同,视角不同看到的内容不同,事实也正是如此,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而生活中,更多作为这个世界普通人的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的渺小,于是乎,叹息、抱怨、蹉跎……青春岁月就这样一点点的消磨流逝,而等到人老时我们又往往感慨自己年少轻狂,希望青春从头来过,自己脚踏实地重活一把,然而却为时已晚!其实,世界那么大,我们何不妨把心放宽些,眼界放高些,人生少些计较,多些努力,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等到我们垂垂老矣之时,但觉无愧于自己,这就是一种成功,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一种快乐。
其实,与许多人一样,我也面临着家庭、工作、健康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作为一名女性管理者,不仅要面对岗位上的繁杂事务,还有生活的家长里短需要应对,常常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相信可能很多朋友会有和我一样的体会,工作上忙了一天回到家里往往是累得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事都不想做,但家里却还有一堆琐碎的活儿或人情事故等着你应对,让你感到心力交瘁。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人就难免会抱怨、会攀比,会衍生出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来。一项最新发表的全球性医学研究指出,世界各地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身亡,其中30%来自中国。自杀已经成为中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在这些自杀的人群中,患抑郁症的占了60%~70%,这充分表明了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作为职场人,我们尤其应当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塑造阳光心态。
若你的内心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光和热;若你的内心是一块冰,即使融化了也还是零度。要想温暖别人,你内心要有热;要想照亮别人,请先照亮自己;要想照亮自己,首先要照亮自己的内心。吴教授提出的塑造阳光心态的理论,正是引导人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心理,树立喜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点亮一盏心灯,塑造阳光人生。
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本身就有许多磨砺与修炼,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我们才能为自己点亮心灯,坚持到达梦想与成功的彼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必在乎他人一时的说法和看法,也不必去刻意消除他人对你的不理解,只要我们内心有阳光,把自己照亮,我们就能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就已经获得了成功。
阳光心态说的是一种内心的强大,一种健康的导向,希望所有朋友们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相信未来。